创建一个不只是商店的商店
本文作者:Callum Lumsden
来源:Blooloop

疫情对零售业带来了不可逆的影响。然而,在疫情开始之前,一些成功的商店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的客户想要从他们的购物体验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这在“必须拥有”和“想要拥有”购物之间不断扩大的差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日常用品”的零售商越来越多地转向线上。他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简单易用的服务。
而对于那些“顾客想要拥有的”零售品的供应商,就意味着商店要为顾客提供购买独家或奢侈品的机会。而这正在变得越来越具有体验性,有时,它们提供的文化与商业服务是同样重要的。而那些未能实现向现代化转变的传统百货公司,现在正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
创建独特的博物馆式商店
Lumsden早就认识到零售空间需要提供深度策划的体验。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所新设计的零售空间,确保了商店的顾客可以享受的不仅仅是购买纪念品那么简单,该空间是博物馆的延伸,它同时向顾客出售精心策划的独家产品。
其他认识到这一点的品牌包括Lululemon,该商店被设计成为提供瑜伽和冥想课程的健身社区中心。与此同时,加拿大鹅的沉浸式商店允许顾客在体验穿越北极苔原的感觉同时,在零度以下的温度下试穿他们的产品。耐克将其全球旗舰店描述为“用体验驱动的零售”。这些特色区域用于进行体育运动、展示精心策划的产品以反映他们尝试运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机会。

在伦敦郊区的沉浸式华纳兄弟工作室之旅正是为哈利波特电影设计的博物馆商店,电影最初部分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很多来这里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来到的是一个商店。这正显示了博物馆式商店的吸引力。
如果想让消费者远离电子产品,吸引其走出家门,那么这一点至关重要。顾客需要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次购物之旅。他们需要参与和体验。
将文化推向前台
M+是亚洲首个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于 2021 年 11 月在香港开幕。由瑞士建筑师Herzog & de Meuron历时25年打造完成,其藏品均是来自该地区20世纪和21世纪的当代视觉文化,被描述为亚洲对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回应。
M+位于香港西九龙文化区,该地区志在成为国际艺术目的地。设计师必须唤起博物馆的精神,还必须在一个迅速充满创意空间的领域中脱颖而出。

首先,设计师收集了这座城市的综合历史,将香港的色彩和活动融入设计中,并捕捉当地市场摊位的繁华感觉。
它位于海滨长廊旁的另一家店面是博物馆生活方式概念店。概念店中的商品,包括衣服和儿童读物,都反映了这一点。它甚至包括一堵零浪费的墙,让游客携带自己的容器按照自己的需要量来购买精选的护肤产品和其他洗浴用品。
一楼的M+商店出售艺术家和创作者的出版物和限量版产品。这也是一个展示艺术活动的地方,灵感来自实际博物馆中的收藏和艺术故事。
设计师把这两个空间都当作舞台布景来对待。设计师认为香港是世界最具上 规模的零售中心之一,因此,如果希望顾客在您的商店停留,就必须给他们一个真正的理由。
收获回报
博物馆馆长 Suhanya Raffel 说,这些商店“为我们的参观者提供了额外的体验……它们增强、放大并进一步探索了成为 21 世纪博物馆的意义”。
设计师真的想让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购物。这是一个庞大的视觉艺术博物馆,其藏品涵盖整个亚洲。这使其成为零售业提升博物馆参观者体验的绝佳机会。

在M+商店,设计师还建造了大排档(传统的香港食品市场摊位),以致敬该地区的传统。这是一个商店可以提供比简单买卖商品更多的绝佳案例;它可以成为与当地社区互动的地方。 可以想象看到一个折纸专家在这里教授创意礼品包装,书法家在这里教授书法课程。人们可以在此过程中购买礼物并获学习新技能。
零售体验店应鼓励顾客参与互动,这种活动将商店本身变成了一个体验目的地。